博采扬精力>仙侠修真>我开酒店只是副业 > 第343章 地理记者 纵贯到来(月票双倍,各位老铁们求点票)
    时间到了11月,纵然是滇省这种号称四季如春的地方,傍晚也已经有了些许寒意。

    发现象牙的事情随着不断的发酵,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考古圈里,都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这为海东村又带来了一波不小的人流,这次来的不仅仅是业内的人士,还有一些国内外的主流媒体。

    其中就有《地理》杂志的记者,作为一个优秀的社科类传统纸媒,《地理》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同记者一起到来的是许久未见的马都督。

    在废豺小院的包间了,蹭饭天团再次聚齐。

    席间,马都督向武局长询问了遗址发掘的情况。

    “两个象牙坑里发现的东西经过我们的专业鉴定,可以肯定的说这和之前的贝丘遗址,完全是同一时期的东西。”武局长兴奋的说道。

    “这可又是一颗大卫星啊,看来今年的十大是跑不了了。恭喜啊武局长,今年整个考古圈的关注应该都在贝丘遗址上面了。”

    听到马都督这番话,武局长也笑呵呵的说道:“这是必须的,国际十大也未必不可能。只不过,这些象牙的品种还有待进一步的确认。”

    听到这话,地理的记者郭嘉文绕有兴趣的问道:“除了亚洲象,像这种可能难道还会是非洲象吗?”

    作为一位从业多年的记者,他问这个问题绝对不是因为好奇。

    问题出口的时候,他已经在心中预设了很多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最终确定是亚洲象的话,那么这些象牙是哪里来的?

    是4000年前这片大地上就有大象的存在,还是之前发现的那些印度洋的贝壳一样,是从别的地方流通过来的。

    如果不是亚洲象的话,那其中可做的文章就更多了。

    “这可不好说,这里面发现最长的象牙有2.2米。我们都知道亚洲象的象牙一般就是在1.5米到1.8米之间,所以这很有可能是个新的物种也说不定。”

    听到这个回答,公孙昊也有些出乎意料,这次遗址从发掘开始到现在,有不少的发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甚至他觉得如果诺贝尔有考古学奖这一奖项的话,贝丘遗址极有可能是今年获奖的存在。

    而一旁的郭嘉文则是惊喜万分,来之前他根本没有想到会给他那么大的惊喜。

    不仅仅有象牙,而且还有目前已知全世界最早的面条,以及能侧面证明4000年前这里便有对外交流的印度洋海贝。

    然而让他震惊的,还不如仅仅只是这些。

    当众人聊到杞湖花园的建设项目的时候,郭嘉文的心情已经不能光用震惊来形容了。

    他完全想不到,杞湖县那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居然有那么多设计大咖在为一个如此庞大的项目努力着。

    “伊甸园的项目我也是去过的,那是我目前视野范围内见过最好的温室,以及开展环保教育最专业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