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历史穿越>大国无疆 > 第五章 新生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张雨生拿到一份厚厚的报告之后,拆开还未开始浏览起来,就被卷首语中的那句引言给慑住了。“我感觉这句话特别耳熟,以前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一定给教过,不过记不住是哪位伟大领袖关于啥事情说的话,不过很有道理。”

    “是啊!是某位伟大的领袖说的,不过咱们是看不到他们了。在湖南那家师范读书的、跟在孙中山身后的,你丫儿能灭的都灭光了,他们想说啥?咱们是真听不见了。”

    张宇最近忙活一个大项目,累得是死去活来,看到大哥一天到晚悠哉悠哉,接见劳动代表、行业精英啥的,一天到晚喝喝茶、吹吹牛、打打屁,政治上的东西玩得转,那就是喝茶吃饭的事情,比起他干的活简直就天上跟地下,完成任务之后张宇自然想到的是报复,疯狂的报复,即便是仅仅是从嘴丫子上占点儿便宜。

    “你嘴巴咋这么脏呢?娃儿都快能打酱油了你,嘴上竟然还不点儿积口德。”张雨生就差把报告扔过来砸在张宇脑袋上,示意张宇坐下之后,说道:“我就知道让你做这个计划案是辛苦的,可你别把往事老拿出来提啊!不杀了他们,难道你喜欢看到满山红,或者青天白日蓝?将有威胁的东西扼杀于摇篮之中,你不也说好吗?以后可不准再提那些事儿了,反正现在也没啥好后悔的,做都做了。这世界已经乱套了,咱的那些历史知识都不管用了。还有,广州军政府那边传回消息了,老孙病重,他要是不幸了,这广东、江西、福建那几口子可就得乱起来了,而且直系和奉系两家好像也够呛,估计得干上一架才能了事儿,国内和平的时间也够久了,咱是不掺和,但你还是得做好相应准备才是……”

    “又不掺和?那咱们辛辛苦苦扩军干啥玩意儿?海军就让他们在北海湾那个澡盆子里折腾,空军也不拉出去溜溜?”张宇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大哥,干啥不好非得要他弄出一个十年规划出来,搞得他是两个多月没睡好觉。“反正我跟你说,这莫荣新、陈炯明、龙济光有啥好怕的,就加上那个吴佩孚、孙传芳,把段祺瑞和张作霖一块叫上,老子也不怕这几厮!”

    “英雄不问出路,流氓不看岁数。你不怕,难道我就怕了?我只不过是认为咱得把牙给长齐全了,然后才去吃果子,别味儿没尝着,牙还给崩了。”张雨生看了几眼计划案后感觉相当不错,不过由于他自己不是理科出生,有些地方自然是弄不明白,招呼张宇坐下后,说道:“两个月的时间做好这样一份策划案,老实说你又剽窃了多少东西?不用回答,我看你表情就知道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它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作为,不过剽窃得好啊,管他娘的谁是谁,既然咱们占了便宜,那就用用呗!”

    “你总算是说了一次大实话了,这咱们那时空里,这20世纪里基本上所有的高科技、高技术、好经验,咱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真的不多,用这时空的话来说,那洋鬼子们的科学成就和贡献真的让人数不胜数,幸好二十世纪之后咱们中国人也赶上来了,高科技的玩意儿越来越多,但我们这时候却又用不上,剽来剽去都是弄洋人们的东西,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

    “啥事儿?”张雨生继续看着文件,随意应了一句。

    “你是不明白我的苦心,历史你比我懂得多,我就跟你讲讲。这咱们中国的老祖宗们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传入西方之后没多少年,那些家伙就用洋枪洋炮把咱们的国门给轰开了,几千年的风华就此凋零。宋朝人邵雍所摹绘的一张易图,传入西方后让莱布尼兹给见识到了八卦的韵味,放大镜一看每一个卦象后他就发现了,阴阳的排列组合,推出了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数学二进制,后来就有了信息时代西方领先于中国,从操作系统到应用软件,咱们落后的时间可不是一点半点……”

    “有道理,特别的精辟!”张雨生放下文件,笑呵呵的说道:“所以你就打算报复报复?我让你弄一个十年科技发展规划出来,你就给我卯上了?把高速计算机都给弄了进去,存心的啊?”

    张宇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你这不是让我把范围缩小在二十世纪以内吗?这个玩意儿是最有代表性的。再说了,难道你能要求把那啥核物理的加进去,我就不能弄个高速计算机做做,反正我这东西搞出来,对你那个也有好处。说不定还能提前给您老人家弄出数字通信、空天探索之类的。还有,刚才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这洋人们能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反过来给咱们一顿好打,咱也可以借另一个时空他们的科技,到这儿来折腾折腾他们,扯平为止!”

    “洋人们一天不放下‘黄祸论’的思想,咱东西方就一天没法长久和平下去。”张雨生说了一句特别中肯的话,就像他经常给张宇说的另一句一样——在对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之前,中国绝不可以妄称大国。

    “有道理,精辟得很特别。”

    俩人互瞪一眼,都潸然一笑,张宇也没再打扰张雨生审阅文件,毕竟这玩意儿可是事关自治区未来十年的科技发展战略,事关几所重点高校、十余个重点实验室、以万计人才的青春年华,每次都将以亿计投入的科研资金,还有数十个大型企业、上千家工厂单位的后续协作,任何一点差错都将是不能容忍的。

    该计划是由张宇主导策划,除了动用他自己的那台光脑资料以外,集中了工业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财政部、人民银行七大部门精干力量,对业已成立的中国工业大学、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进行考证,对即将成立的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进行能力预评,除了做了相当的多的详尽工作之外,还有由审计署和人民银行对自治区的未来经济承受能力做出调查、评估和计算,一项影响至深的计划案仅用时两月余时间体现了政府对之的重视程度和足够的高效率,因为它的名字叫做“泰山”计划。

    泰山计划是基于自治区当前科技、工业、教育和经济等为主的综合实力,而制定出的一项为期十年的科技发展计划。按照计划而成立的众多科研机构,将对一系列高技术和战略性产业做出研究。将对生物技术、航空甚至航天技术、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新材料等等方面展开研究,说得简易一点,就是要争取十年之后,能有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先进工业加工制造设备如数控机床、生物科技制药、洲际航空和航天探测、高新合成材料等等东西或者工艺的掌握。如果该计划完成得顺势顺利,或许紧跟着的还有规模更大的计划,反之则会延长时间继续攻克。

    事实上,有非常完备的技术资料和财政预算做基础,该计划应该容易完成,或许提前完成的可能都很大。但这个世界是不允许完美存在的,几乎无瑕疵的泰山计划也有短板和限制条件。限制该计划的瓶颈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没有足够的科研人才,而是没有继续下去的资金。

    为了准备足够的人才,自治政府从1915年就开始实施“耗费奢靡”的全民义务制教育事业、陆续建立相应的高等教育院校和科学实验室,由于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很有限,所以从1921年开始自治区的高素质人才每年仅能以3000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建立了更多高等院校之后,自治区的高素质人才年递增量将有所加快。

    也就是说计划于1923年年中开始实施,以仅有的六所高等院校和十四所研究所大概4100人为基础,在计划的前四年每年只递增3000人左右科研人员规模,1927年左右将有近两万人的规模,而后自治区将迎来实施全民义务制教育之后的首个大学生集群毕业年,将有十万计的大学生走出校园接受挑选,海量的人才可供选择的时候,恰恰也是计划实施之后的后半叶,当然也是最关键的剩余六年,这样算下来到了整个计划会超过动人人才人数设计量,十五万人的规模足矣,而且教育部也没说十年之后不再兴建高等院校,做到每个省份一所大学甚至两所,义务制教育实施到高等教育阶段,这是教育部自己定下的目标,对泰山计划更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另外一个瓶颈就是“没有继续下去的资金”,其实这个问题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威胁到计划的继续进行。既然人民政府下定决心要在这计划上做出一番功绩出来,那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而且长期以来自治区已经习惯了工业领先所带来无穷尽的实际利益,拉大与列强间的科技实力差距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科研带来的一系列结果最终目的还是化为实际利益,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对整体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所以计划是主用于军事也好,民用也罢,复兴党、人民政府除非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关头,否则是不会停下该计划的。

    “泰山计划比起政府主导的众多计划工程而言,没有任何一项基建工程能比拟它,涉及范围之广、动用人数和资金之多、历时之长等等,都是我们所未能遇到过的,这需要一个很有效力的领导组织来统一协调管理,而且还需要一个机构对科研成果的成功与否做出鉴定,依我看…”

    “狗嘴里何曾吐出过象牙,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反正我张大爷都成你的奴才了,你爱怎么使唤都行。”张宇**着手里的烟盒,他并没有烟瘾,而且黎晓冉从怀孕之后他就很少吸烟了,完弄烟盒无非是在打发时间而已。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坐着等结果的枯燥时间里。“我说你是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才批阅啊?咱以前给你的计划案就不够大,战略储备和军事改革的都很庞大重要,你也都很快批审下来,这次能不能快点儿?哥们儿。”

    张宇是好一阵催促后,张雨生这才在计划案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一个缔造东方科技强国的计划案由此正式出炉,不过张雨生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的喜悦。“张宇,这计划案我可是给批了,组建泰山计划案领导工作组和专家评审组的事情我会很快就办,你的任务别以为就此告一段落…”

    “啥?不会吧,我这第四军还叫我去看他们的装甲协同演练呢,您就发发慈悲给俺放个十天半个月的大假行不?再说咱好歹也是自治区的头号人物,你别把我弄得跟老二似的,虽然我本来就是老二。”张宇本以为文件上已落下张雨生的大名,这件事情就算是总务院的事情了,工业部他都交给王助去管理了,就剩下军事方面的由他做老大主管一切,就算是在军事改革之后,张宇也用不着像这些日子忙得快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