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历史穿越>大国无疆 > 第四十三章 战争之秋
    9月11日,当新不列颠岛上的澳大利亚陆军第七步兵旅残部向日军投降之时,在印尼西亚都雅加达的世纪君豪大酒店里,经过前后三轮谈判的印日双方,在这一天正式签署了《日印经济合作备忘录》。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立国的印尼西亚出人意料的与〖日〗本之间达成关系暧昧的协议,对于交战双方乃至任何一个中立国而言,都是一个极具噱头的消息,当初〖日〗本突如其来的加入世界大战,登台亮相就给美国带来了太平洋舰队覆灭的灾难,如果印尼西亚突然参战,那么震惊的将不仅仅是美国,整个同盟成员国都要生大地震。

    印尼西亚作为东南亚幅员辽阔、资源广袤、人口众多、经济与国防实力尚可的国家,一旦加入战争,那么毫无疑问,英属印和缅甸,以及澳大利亚都将深受威胁,好在这份协议并不标志印尼参战,而是印尼以中立国的身份与〖日〗本之间就正常的商业贸易达成的特殊协议。

    根据这份合作备忘录,〖日〗本将从印尼进口更多的石油、木材、铁矿、粮食等,而〖日〗本则以转让各种工业技术及其设备为报酬,这份合作备忘录无疑是让双方责任与权力更为明细的划分,将〖日〗本未来将援助给印尼的各种工业技术和设备所富有的价值,更为清晰的换算成为印尼方面应该补偿〖日〗本多少资源。

    毫无疑问,这份备忘录的达成对于一直需要从海外进口资源的〖日〗本而言,无疑解决了燃眉之急,因为共和国继8月7日对日实施第一轮经济制裁之后,又于9月7日实行了第二轮经济制裁,在第一轮经济制裁中,仅仅停止了向〖日〗本出口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而在第二轮经济制裁中,明显对印尼和〖日〗本之间暗自媾和相当不满的共和国,似乎要在〖日〗本身上泄被印尼这个小弟惹出的怒火,因而第二轮经济制裁不仅断绝了〖日〗本从共和国获得机械加工设备的渠道,甚至连废旧钢材都不再出9〖日〗本,仅仅在食品、医药等特别明显有益于增强〖日〗本战争实力的商品,才继续允许出口。

    共和国对〖日〗本实施的第二轮经济制裁同样适用于整个轴心国,制裁法案正式实施的当天就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的罗斯福、

    苏联的斯大林、英国的丘吉尔、法国的戴高乐等等都拍手称快,而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尼里、〖日〗本的昭和等则表示遗憾和不理解,原本还打算从共和国购买一批军用喷气式运输机以加强德国空军空运能力的希特勒,甚至还在柏林时间9月7日晚的广播讲话中,声称这是中德关系史上最艰难的一天。

    自世界大战爆以来,世界上最主要的资源输出国就是共和国,虽然输出的不是本国的资源,但共和国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公司,其拥有的矿产从金属到稀土、从石油到天然气,几乎能够作为人类工业消耗的资源,全世界主要资源蕴藏地都有这些共和国企业的开采权,因而在共和国政府的经济制裁令下达后,这些企业自然不会再向轴心国出口任何一坨矿石、一滴石油,来自bo斯湾的石油、东南亚的橡胶、南美洲的矿石等等,旋即与轴心国无缘了。

    第一次经济制裁之际,〖日〗本就已经考虑到了共和国接下来或许还会采取的动作,因而在原有的战略资源储备上,稍微增多了本土的各类工业资源储备,但受制于经济实力正处最低潮时期,所以〖日〗本囤积的工业资源只能够维持他们的战时经济半年的用,也就是说,如果在半年之内〖日〗本得不到任何海外资源的输入,那么他们不仅工厂要停工,连军队都要停止作战。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德国和意大利等盟友自身还拥有不错的资源蕴藏,而且欧洲地区大部分的资源都掌握在德意两国之手,对他们而言,共和国的经济制裁,最大的破坏力就是让他们不能在源源不断的得到共和国输入的各种机械设备、武器装备等,其国内社会需求和军队消耗将更大程依赖于其本土制造,仅此而已。

    〖日〗本与印尼的媾和,对于双方而言肯定是互有稗益的,但对于共和国而言……

    〖日〗本渴望得到源源不断而且比较稳定的资源输入,因为即便他们已经拿下了矿产和石油资源蕴藏量丰富的新几内亚岛,也需要huā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将资源开采出来运送回国,但印尼就不同了,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各种资源基本不缺,而且自建国以来就长期扮演共和国的资源输出国身份,在矿产开方面已经形成了相当之大的规模,连海运能力都不容小觑,因而一个婊子、一个嫖客,在各取所需的情况之下,相当之快就实现了完美融合。

    印尼西亚是共和固扶植起来的独立国家,其经济展一严重依赖共和国,可以说是共和国如同大哥一样将它带入真正的文明,殖民统治、种族纷争、贫困病乱等等都不复存在,虽然社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毕竟印尼才独立不久,社会矛盾通过改革是能够清的,即便是耸人听闻的贫富差距,只要政府肯huā大力气整治,依然能够妥善解决,但耳尼没有继续选择对共和国言听计从,反而与最卑鄙的亚洲流氓国家媾和,这就相当不厚道了。

    然而,不管共和国与印尼之间,会因为印日两国关系而生何种惊人巨变,历史的展依然是滚滚向前。

    7月出日就正式宣告结束的苏德战争之基辅战役,早已以苏联红军的惨败而收尾,德军在战后最忙碌的一件事情就是收拢俘虏,六十多万的苏联红军,几乎耗费了德军近两周的时间,才完成了身份甄别、集中转运等等,由俘虏所构成的“宪费劳力”也很快被送到了后方,主要从事修建公路、铁路、桥粱、缝洞等等,在无法购买到共和国军用运输机的情况之下,德国自然希望能够拥有更为稳定的后勤运输线,既有利于战争之时的后勤运输,也能利于战后的资源掠夺,而且用的是免费的战俘劳力,这样的买卖德国人很是满意。

    当然,严谨的德国人并未忘记他们起苏德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基辅战役的完美收官已经空前ji了德国陆军三大集团军群和四个德国空军航空队的作战热情,所以在8月5日,经过一周余时间的筹备,尤其是囤积各种战争物资,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已经占领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战果之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一次他们联合了芬兰军队,气势如虹的逼近了对于苏联而言,重要xing不低于基辅的列宁格勒。

    德国宣称的列宁格勒战役、苏联宣称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于8月8日正式打响。

    列宁格勒作为苏联第二大坡市,更是苏联十月〖革〗命的摇篮,苏联极为重要的重工业和国防军工企业都坐落在该城市之内,三多万的人口如果在和平时期则能让这座城市充满了蓬勃生机,而在战争时期,那么就时刻充满着勇敢斗志。

    大战开战当天,希特勒还亲自给参战一线部队下达了自己的特殊命令一“在务必夺取的多联城市和地区中,列宁格勒永远排在第一位,顿涅茨克平原和莫斯科也不过分列二三!”作为一个依靠个人魅力和煽动能力起纳粹党伟大〖革〗命的传奇人物,希特勒自然知道苏联共产主义分子心目中,列宁格勒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政治思想的诞生摇篮如果都让德军占领了,那么希特勒可以盖棺论定的认为,苏联人的抵抗思想已经被摧毁了一半有余,他们的精神支柱将会垮塌,所以在希特勒看来,德军要拿下的不仅仅是列宁格勒这座城,更是要打垮苏联人的斗志,而且在希特勒给北方集团军群总指挥冯,勒布元帅去了一封密令一“占领之后,杀光居民,抹去这座城市,彻底消灭掉红sè主义摇篮”。

    一直喜欢闪电战的德军自然不希望和苏联陷入持久不断的消耗战中,如果能够通过列宁格勒一战,打垮苏联人的斗志,让他们接受战败的事实,更快让德军从战中的泥淖中解脱出来,那比缴获再多的物资与财富、俘获再多的俘虏都还值得庆幸,因而对于这样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出动了四十余个师,数以万计的大炮和数以千架的飞机,期许着能够在一个月余的时间里,像基辅战役那样赢得空前的胜利。

    在以往的大战役中,连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以基辅为中心,完成的人类战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包围战,都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让依托强大装甲突击能力和炮兵火力,以及凶猛航空支援火力的德国陆军轻松完成,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系列的大战役胜利让德军有些骄傲自满的情绪,反正到9月川日,日军都成功拿下了新不列颠岛,要最终对新几内亚岛归属展开争夺的时候,德国陆军北方集团军群依然没有赢得列宁格勒战役的最终胜利。

    当然,一向高效率的德军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并非一事无成,他们在9月初就成功占领了姆加车站进抵拉多加湖南岸,夺得极为重要的什利谢尔堡,从陆上包围了列宁格勒,彻底断绝了城内苏联军民同外界的陆上联系,让陷入德军三面包围的列宁格勒只能从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

    然而,德军包围之后,在将近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大规模的反复轰炸,甚至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等特种燃烧弹药,让昔日繁华的城市变幻成为残垣断壁林立,却依然不能让城内军民放弃抵抗,后又辅以空投宣传单等方式动心理战,却依然没有奏效,德军甚至想到了干扰无线电,以让城内军民无法正常收听来自莫斯科的煽动xing广播节目,可由始至终都无法让他们获得苏军不战而降的美好战役结果。

    正当德军踌躇是否要起大规模的城市作战,以获得整场战役的最终胜利,苏军方面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945年4月30日,由苏维埃战争国防委员会正式任命的西北战区最高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终于因为指挥不利这个原因,在9月15日这一天,被秘密乘坐一艘运输船趁夜通过拉多加湖进入列宁格勒城区的前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代替,苏军大战换将的作为的确让交战双方都吃惊不小,不过去过共和国一趟,为苏联稳定了长期军事贸易渠道,让苏联能够源源不断从共和国获得各种武器装备和物资的朱可夫,再也没有了基辅战役之时的隐忍之心,他正式就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城区所有军民表广播讲话,其最为让德军惊奇的就是一句战争口号一“一步也不能后退,后退就要枪毙!”朱可夫正式就任列宁格勒苏军总指挥之后第二天,他就调整了列宁格勒的防御部署,已经因战损率过高几乎濒临裁编的部队,迅速从预备队抽调士兵补充至满编,而预备队空缺出来的兵额则由民兵支队补充,民兵支队继续广泛的从城内人民群众中选拔补充战士,由此构成了一整套兵源补充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