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古都这雨落得突然,晚秋凉意甚浓。

    雨水落在屋顶的青苔上,顺着瓦片之间的沟壑向下淌。

    石林博物馆里的古建蒙上雨水,景色格外好看。

    各处像是被雨水上了色,红墙更艳,朱甍碧瓦都被这雨水冲去了浮灰,拿回了真颜色。

    雨下了没多久便变得很小,如细丝般懒散地落地。

    这座城市本就不常下大雨的。

    对于来过若干次的地方,付沚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这儿就是咱们讲解的起点了。”

    付沚神游之际听到实习导师的声音,十秒钟内理好了自己的思绪。

    握着不是平时自己常背的粉色书包背带,手感不太熟悉。

    今天是实习实地培训的日子,培训时间为一上午。

    导师吴老师站在一行人最左侧,声音十分洪亮,他们私底下都叫他“老吴”。

    本着保护文物的原则,石林博物馆的展室内是不允许用扩音器的。

    “大家拿起手里的讲稿,翻到这一页。”老吴用卷起的讲解稿指了指他身边的文物,是一件石碑。

    付沚抬头看了一眼文物,迅速找到。

    老吴拿着讲解稿,时不时看一眼,倒也不是不熟练,只是常引申出讲解词以外的知识,回归讲稿的时候总是忘记自己刚刚讲到哪儿了,得看两眼才能找到。

    “这件文物是博物馆的迎宾第一文物,上有三重卷云滑盖,下有线刻的蔓草瑞兽……”

    付沚在心里默默地跟着老吴的词背了一遍,把讲解稿上没有的而老吴讲了的记在本子上。

    老吴讲完,看了眼手表,时间很富裕:“有没有同学愿意给我们演示一下?”

    在大家都后退之时,付沚一直埋首记笔记,是听到了老吴这句话,本想就这么低头蒙混过去,却不知道身旁的人都已经后退了。

    这班同学间的默契展现得淋漓尽致,可和他们不是同班同学的付沚和他们没有这份默契。

    老吴很意外:“付沚,你来。”

    一众人看向付沚,大家都对这位来自中文系的同学充满了好奇。

    付沚人长得很美,杏眼一眨,眉眼盈盈。单手撑着伞,皓腕凝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