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轼语 > 第二百七十章 萎靡不振
    住宿问题已解决,现在只剩俸禄问题了,苏轼、苏迈虽然可以在院中蹭吃蹭喝,但是还是有不少日常开销需要用钱。苏迈在苏轼坐牢期间,早将随手携带钱财用光,四处借的钱至今未还,如今父子俩囊中羞涩。苏轼想了下,道:“我去趟衙门,看看能不能预支这月的俸禄。”

    苏迈道:“那我陪您一起去吧。”

    苏轼道:“也好。”

    两人步行来到衙门。陈轼正在知州厅处理公务,见苏轼父子来了,放下笔,道:“院内已经安顿好了?”

    苏轼道:“已安顿妥当,特来道谢。”

    陈轼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我本来想着把你们安排到安国寺,那里香火鼎盛,条件要比定慧院好很多。但是考虑到安国寺白天香客往来,比较嘈杂,定慧院安静些,就自作主张让你住那儿了。”

    苏轼道:“多谢大人思虑周全,定慧院挺好的。住持人也不错,很照顾我们。”

    陈轼道:“那就好。”

    苏轼纠结片刻,道:“陈大人……我……”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

    陈轼道:“有什么事吗?但说无妨。”

    苏轼道:“我想预支下本月的俸禄……”

    陈轼为难道:“我也想预支给你,但是现在月初,酒囊不足,给不了你啊!”

    酒?俸禄和酒有什么关系?苏迈思索着,但并未问出口。苏轼也有同样疑问,直截了当道:“我不太明白。”

    陈轼道:“你的俸禄就是官府用剩的酒囊,月末来领取一下可以拿到街市上换钱。”

    苏轼愕然,说白了就是没有俸禄。朝廷下诏将其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但奏章还额外说明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指明他这个官职就是个虚职。苏轼本想着就算是虚职,大不了不处理公事,俸禄或多或少还是要发点吧,如今看来是他太乐观了。苏轼从小舞文弄墨,只会做官,没有其他营生技能,朝廷停了他的俸禄就是斩断他的生路。

    苏迈见苏轼呆若木鸡,失声惊叹道:“没有钱,我们怎么生活啊!”

    陈轼道:“圣命难为。这样,我先借你们点,你们熬到月底领了酒囊就能换钱了。”

    苏轼拱手道:“多谢陈大人好意,我们父子吃住在定慧院,应该也用不到钱。若是到时真有需要,再向大人借也不迟。”

    陈轼道:“也好,有需要了尽管开口。”

    苏轼、苏迈拱手拜别陈轼,离开了衙门。两人并肩而行,默然漫步在热闹的街道上,沿街商贩、店家叫卖声不绝于耳,显得十分嘈杂。苏迈沉默了一路终于忍不住惆怅道:“爹,如今我们身无分文,怎么生活啊!”

    苏轼并未理会,继续往前走着。苏迈看着神色恍惚的苏轼,迅速整理好情绪,安慰道:“没事,我们住在院里其实也用不到什么钱。”

    苏轼精神萎靡地穿梭于人群中,连不小心被行人撞到也没有反应。他来时已预想到黄州的生活肯定艰苦,但是没想到是弹尽粮绝的绝境,走了许久,突然大笑起来,引来街上百姓驻足围观。笑声骤停,苏轼长叹一声,对空吟诵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苏迈看着父亲精神失常的一系列举动,担心不已,又无从安慰。父子俩在黄州举目无亲,无从借钱,就算有人借钱,又拿什么还呢,总不能一直靠别人养活吧,没有人会无穷无尽地支援他们。

    父子俩回到定慧院,苏轼鞋都没脱,倒在床上,用被子将头蒙住,准备睡觉。苏迈走到床边,帮苏轼脱了鞋,柔声道:“爹,您睡吧,一会儿开饭了我就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