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轼语 > 第三百二十一章 神宗驾崩
    苏轼在张方平家住了好久。这天晚上,他和张方平闲聊完来到王闰之房中,道:“我今天给张公说了,叨扰数日,是时候启程了。你明天让人收拾一下行李,我们后天出发。”

    王闰之笑道:“咱家除了书,还有啥可收拾的?”

    苏轼无奈地笑了下,家当除了一身破衫,也就只剩他视如珍宝的书籍了。书到了南京一直放在箱子里没拿出来,无需收拾。衣衫本就没几件,简单打包一下就行了,这样一想,确实没啥收拾的,随时可以走。“时辰不早了,你早点睡吧,我去朝云那儿看看。”

    王闰之道:“遁儿都走了半年了,朝云还是终日以泪洗面。”说完长叹一声,道,“你多安慰安慰她吧。”

    苏轼脸上看似波澜不惊,内心则如万箭穿心,对王闰之点点头,道:“我会的。”然后离开了厢房。

    自从苏遁去世后,他虽然和沿途所遇的朋友们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但心情却截然不同。纵有锦绣河山入眼,也赏之无色,纵有千杯美酒下肚,也品之无味。

    他来到王朝云房中,见王朝云坐在床边手捧苏遁的小衣裳偷偷垂泪,走到床边,伸手拿走衣裳,放于一侧,道:“时辰不早了,我们睡吧。”说着开始解衣衫,准备就寝。

    王朝云道:“你睡吧,我睡不着。”

    苏轼在床上躺下,将黯然神伤的王朝云拉倒搂入怀中,道:“你看看你这半年都憔悴成什么样了,睡吧,遁儿在下面知道娘亲这样伤害自己也会难过的。”

    王朝云将头埋入苏轼的怀中痛哭着,许久,哭累了才睡着。

    翌日。

    苏轼来到张方平房间,正欲与其告别,忽然一人匆匆来报,朝廷派人来此宣读诏书,一会儿便到。

    苏轼大喜过望,对一旁的张方平道:“难道官家同意了?前段时间听闻官家病重,还想着他无暇顾及公务,如今他竟能抽空处理我的这等小事,看来官家病情有所好转啊,真的太好了!”

    张方平道:“官家如此对你,你还能以德报怨,真是难能可贵啊!”

    苏轼道:“君君臣臣,自然之理,岂有怨恨之说。官家所做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天下黎民。”

    张方平感慨道:“这些年你变了很多。”

    苏轼微微一笑,淡然道:“经历的事多了,总要有所改变,挺好的。”

    一家人在张宅盼着诏令,不一会儿诏令送达,果然如他所愿。苏轼送走使者后,激动地对张方平道:“太好了!官家同意我去常州了!”欣喜过后心中又泛起阵阵悲凉,这封诏书意味着自己十年归梦寄西风,如今真为田舍翁,不免有些失落,感慨道,“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

    张方平道:“既然不用去汝州了,那不妨在我这儿多住几日。”

    苏轼想着反正去常州路途遥远,多耽搁些时日也没什么,于是留了下来。

    三月初五。

    福宁殿。

    宋神宗突然驾崩,宫内众人皆惊,急忙召王珪入宫。王珪宣读遗制,赵佣改名赵煦,是为宋哲宗。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德妃朱氏为皇太妃,一应军国大事由太皇太后代为处理。同时,宋神宗驾崩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全国。

    皇帝突然驾崩,年仅九岁的幼主宋哲宗即位,为保万全,殿前副都指挥使燕达乞求守宿内东门外,太皇太后恩准,同时又命合门通事舍人朱伯材安排禁军五十人在军器库前巡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