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雅,休息一下。”房门外传来文母的声音,“刚刚炖好的海参小米羹。”

    “啊!”文雅暴躁地搁下笔,对着房门的方向喊道,“妈!我吃不下了!马上就到晚饭时间了。”

    “好吧、好吧。”门外的文母无奈,挥手让佣人阿姨端走汤羹,临走又不放心地叮嘱道,“小雅,你别累着了。”

    “知道啦!”文雅在房内应了一声,继续埋头翻阅资料。

    原本的打算是回到远离闹市的老宅,静下心来认真琢磨自己的创业投资计划。没想到沉沉的母爱反而成了自己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文雅越是用功,文母就越是心疼,炖乳鸽、炖燕窝各种滋补的汤汤水水变着花样的给文雅上。回来几天,创业计划书还没有丰满起来,文雅自己的脸蛋前圆润起来了,滋补得白里透红粉扑扑的。

    幸好老爸完全支持自己,甚至介绍了一位金牌投资人,为文雅提供了不少金融分析以及国际形势的预见。

    文雅结合自己后世知道的一些消息,觉得近年的香江一定会出现经济以及社会的大动荡,如今是1995年,离回归还有2年。如今的香江普通民众大多迷茫不安,甚至出现了外逃的移民潮,而国际势力一定也不会让香江平稳回归。

    如此一来,自己最好不要将资本投资在香江岛内。

    文雅之前打算投资房地产,在和金融分析师谈论分析了89年日本的房价暴跌72%崩盘事件后,文雅又觉得孤注一掷地进军房地产实在太过冒险。虽然自己知道一直到21世纪,香江的房价还是很高,但是如今的香江房价已经非常疯狂了。

    香江的房地产从1960年开始起飞,“炒房”是许多香江人的投资手段,从91年至95年,房价差不多每年上升25%。这些都是文雅收集到的资料。

    而在今年,房价更是涨价疯狂。许多英国人大肆抛售香江的资产,华人大亨接盘。

    香江人坚定大陆会来接盘,拼命地把房价往上炒,在九铁沿线矗立着一幢幢联排别墅,被称作“首长楼”,每套都是千万起步。

    香江房市的传言,中央已经发文,各省要在香江给省级干部置办房产,内陆31个省,每个省都十几个个省级干部,每个干部在香江置一套别墅,这是数不清的需求。

    “香江寸土寸金。”金融分析师如此建议,“房价一定还会涨。”

    文雅却没有这样乐观,总觉得这样疯长的房价太过危险,决心绝不沾手香江的房地产。虽然不记得香江房市的未来发展,但是文雅知道,中央绝对不会下什么文件要求购置“首长楼”,而在97年的亚太金融危机中,香江的房价又会何去何从,文雅觉得不会乐观。

    “还是去大陆最安全。”文雅在纸上写写画画,思来想去,还是去大陆投资最为稳妥,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发展日新月异,就如同高速行驶的列车。

    自己前怕狼、后怕虎,倒不如抱紧祖国母亲的大腿,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乘风破浪。

    “小雅,吃饭了!”门外有传来文母的声音,直接打断了文雅的思路。

    “唉,来了。”文雅叹口气,把桌上的文件资料收拢好,心道,自己果然还是回城里小公寓里窝着好。

    “哎呦,有黑眼圈了,额头上还冒痘了。”文母仔细打量文雅,看着女儿一脸油光,邋里邋遢的模样,不由劝道,“你看看你这样子,女孩子这么要强做什么,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再说,家里还能少了你吃穿用度不成?”

    文母的话,文雅是左耳听了右耳出,既不反驳,也不挂心。妈妈虽然不认同自己,但是她的出发点也是爱自己,希望自己过得轻松快乐。

    “妈,晚上吃什么?我突然好想吃泰国菜,想喝酸酸辣辣的冬阴功汤。”文雅搂住妈妈的肩膀,岔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