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青春都市>燃烧的海洋 > 第三十八章 劳动力
    能源问题得到解决,农业生产效率就不再是问题,粮食自然不是问题。

    可以说,只要有需要,最多只需要十年,中国的农业工厂就能生产出足以满足全人类正常消耗的粮食。

    此外,得益于能源技术取得的突破,其他资源带来的问题都变得微乎其微。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源不受限制,连对人类文明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的环保问题都将成为历史。原因很简单,淘汰化石燃料之后,人类日常生活与生产的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用一些科学家的话来说,也许五十年后,需要顾虑的不是气候变暖,而是二氧化碳排放不足导致的变冷,也许到时候需要定期的燃烧一些化石燃料,增加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当然,这只是带有笑话性质的预测,因为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约在六千零四十万亿吨左右,而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只有四十万亿吨左右,剩下的六千万亿吨都是细菌产生的。

    不管怎么说,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之内,资源不再是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

    这样一来,劳动力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科技在进步,但是人类文明本身没有进步,只要“国家”这个概念还存在,那么人类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就不会消除。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先进技术的国家,肯定会谋求最大利益,也就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社会分工,确保自身处于生产力的最顶端,从而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与美国极力谋求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地区经济体的基础。

    在囊括了众多国家的地区经济体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劳动力。只有劳动力充足,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社会财富,也才能让占据顶端的国家获得足够多的财富,因此中美都在不遗余力的拉拢人口众多的国家。

    可以说,发展到这一步,正好印证了“人多力量大”这句话。

    到二零三八年初,以中国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二十八亿,而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二十四亿,此外以欧盟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十三亿,以俄罗斯为首的经济体的人口总量为六亿。

    人口总量的对比,也正好反应出了四强的实力对比。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人口总量的对比,实际上也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四强在主要战略资源上的生产力。在二零三八年左右,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粮食,有多大的粮食产量就能控制多少劳动力。

    至于抗癌药物,只是保护劳动力的手段。

    这个时候,再来看菲律宾内战的影响,也就不难明白其中的根本原因了。

    对美国来说,如果菲律宾倒向中国,那么中美差距将近一步扩大。只有让菲律宾变得没有任何价值,才能降低这个差距。对中国来说,能够吸收菲律宾自然是好事,可是在粮食配额已经用光的情况下,盲目扩张只会背上沉重的负担,对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崩溃。

    显然,对菲律宾来说,这绝对不是好事。

    早在二零三七年,菲律宾就提出了援助请求,而且与几个东南亚国家达成了协议,获得了可观的援助资金。

    如果没有这场战乱,菲律宾在二零三八年就能获得援助。

    受战乱影响,中国与美国都没有为菲律宾提供正式援助,只是通过走私等手段,分别向菲律宾政府军与叛军提供了一些抗癌药物,让政府军与叛军能拿药物做武器,控制更多的平民。

    战乱结束后,菲律宾临时政府在二零三九年底进行了人口普查。

    得到的结果是,这个在二零三四年还有一亿一千多万人的国家,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了大约三千万人。如果在内战爆发前,菲律宾的人口总量在七千万左右,那么这场战乱至少夺去了四千万人的性命。除掉内战直接导致的死亡,大约有二千二百万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而死于癌症。

    可以说,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要知道,在这一年中,扶桑地区也只有大约四百万人死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