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青春都市>燃烧的海洋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反击
    西线战场上,仅有的一个国民警卫队师面对第六十五集团军,肯定无法动弹。

    结果,在部署反击的时候,博茨曼只能动用刚刚重建的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此外部署在春川的国民警卫队师最多能够起到一些支援作用。

    用两个师反击两个集团军,博茨曼很没信心。

    只是,他必须打,因为在十二月三日,也就是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归建当天,林德伯格给他下达了命令,美军必须发起反击,夺回失地,为接下来的停战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显然,对总统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得够久的了。

    持续得越久,意味着战争开支越大。

    虽然博茨曼不是政治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想像,在连续两次战役中,美军丢掉了六个师的兵力,损失了近两千辆主战坦克、三千多辆步兵战车、上千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超过五千辆装甲运兵车与轮式装甲战车、上万台运输车辆。此外,还损失了四百多架作战飞机,以及包括一艘航母与一艘攻击核潜艇在内的十多艘大型战舰、数十艘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运输船。

    如此重大的损失,连美国也承担不起。

    仅装备损失一项,就相当于美国全部黄金储备量的五倍。

    此外,美军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中消耗了一百五十万吨弹药、近两百万吨粮食与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燃油。

    这些都是钱,都得由联邦政府买单。

    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之外,更不能让美国接受的是同样巨大的战争伤亡。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美军的统计结果、以及志愿军在谈判中给出的美军战俘名单,可以大致计算出,把失踪人员包括在内的话,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超过三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持续了十多年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也就阵亡了一万三千多人。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个伤亡数字不算大,甚至比不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但是仅仅打了不到四个月,如果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持续三年,美军阵亡官兵数量肯定会超过十万人。

    对美国来说,阵亡十万人,绝对不是小事。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前线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总共不到四十万。

    如果美国在一场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阵亡十万人,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民众将“谈战色变”。

    只要再持续半年,第二次朝鲜战争就会超越越南战争,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博茨曼心里非常有数,林德伯格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打得结果如何,总统都会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

    当初,林德伯格把他派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局面,然后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

    题是,博茨曼没能扭转战局。

    虽然现在的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他的到来,已经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开城战役之后,如果不是他,而是由阿伦或者杜立德指挥联军,就会趁势发起反击,现在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打下首尔,青瓦台成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寓所。但是现在的结果,不足以让林德伯格满意,连博茨曼都无法接受。至少得把志愿军赶回去,在第二次战役后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