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青春都市>燃烧的海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绝地反击
    说得不客气一点,只要中国打金融战,美国联邦政府就得破产。

    当然,中国也别想从中获得好处,因为大举抛售国债,不但会压低国债的价格,还会使美元贬值,中国的损失同样巨大。从长远来看,美国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比如通过发新债补旧债的方式,稀释中国持有的国债。只是,中国可以承受损失,中国政府甚至会为抛售国债的私营银行提供信用担保,以人民币注资的方式确保这些银行不会亏本。更重要的是,美国不可能立即增发三万五千亿美元的国债,至少国会不会立即批准,也就无法抵挡中国发起的金融战。

    赢了战争,输了经济的话,美国绝对是得不偿失。

    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持续到二零一五年才结束,而且是依靠第二次朝鲜战争制造的大量消耗、以及全球范围的货币贬值使美国走出困境。如果再次爆发金融危机,而且是由美国主权债务引发的金融危机,后果难以设想。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而是刚刚发生。

    在二零零八年的金融危机中,欧元区就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搞得雄心勃勃的欧洲强国焦头烂额。虽然借助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及随后成立的欧元区财政联合机制,解决了主权债务危机,还顺带推动了一体化进程。但是欧元的影响力远不如美元,如果美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绝对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

    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对美国有好处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因为美国是全球化的主导者,也是最大获益者,主要的依赖者。

    没有来自中东的石油、没有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没有来自拉美的劳动力、没有来自欧洲的奢侈品、没有来自日本的汽车与电子产品、没有来自东南亚与非洲的原料,四亿多美国人的生活绝对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全球经济刚见好转的时候,保持经济稳定才对美国最为有利。

    不可否认,中国也会受到影响,毕竟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是全球化的获益者,只是中国扮演的角色正在改变。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最近几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正预示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全球化的破坏者。不管是在政府内部强制推行使用国货、还是在朝鲜大搞投资、以及鼓励私营企业发展,都是中国进行经济转型的明显信号。对于还不算富裕的中国来说,只要保持国内稳定,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特别是一直遭到压制的民间力量,经济就能发展、经济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美国却不然,在劳动力价格过高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解决所有经济问题。

    比如,与中国打贸易战。中国损失的仅仅是高端产品,而除了美国,欧洲也能提供类似的产品,而且欧洲企业肯定乐意填补美国企业留下的空白。美国失去的,则是关系到四亿人日常生活的各种廉价商品,而且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填补这个缺口,替代中国制造。

    傅秀波的意思很明确,如果美国紧咬不放,中国就要拼个鱼死网破。

    麦克米伦不得不做出让步,也就不得不在对日军售问题上做出严厉限制。

    显然,这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

    会议结束前,麦克米伦再次强调了之前的决定,即在东海冲突结束前,不再向日本提供武器装备。

    这给钱德勒留下了转圜空间,因为这意味着,在战争结束之后,军售不受限制。

    只是,另外一个决策就让钱德勒有点难以接受了。

    麦克米伦不但限制了军售规模,还让钱德勒按照自己想办法,延期交付战舰,确保日本没有能力扩大战争规模。

    显然,总统不想在这个时候跟中国对着干。

    还好,会议举行前,已经交付了一百二十架f-22a与一百二十架fd,而且日本在此之前已经采购了配套弹药。

    至于延期交付战舰的理由,难不到钱德勒。

    别的不说,在出售的四艘“自由”级滨海战舰上就有不少美军的敏感设备,在交付给日本之前必须拆除。至于两艘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可以用升级火控系统为名,在港口里多停留一段时间。

    美国东部时间六月七日上午,钱德勒见到了来访的中岛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