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历史穿越>佛陀时代 > 第161章 侍者装鬼吓唬佛
    据不完全统计,给佛做过临时侍者的不下十几位,如优波摩、罗陀、弥醯、那伽波罗、郁陀夷、梵摩那、颇求那、婆迦利、跋耆子善宿、舍利弗、罗睺罗、阿难、想要罗刹女的长老比丘等。此外还有非人类的侍者,如旷野鬼为报三尊恩“从村而至村,亲侍等正觉”,雪山神醯魔波低“我当诣村村家家而随佛,承事礼敬供养,从佛闻正法”等等。其中不仅有吓唬佛的,还有不听话的,中途把佛扔下不管,自己跑了的。

    比如佛游摩竭陀国阇斗村,住在草深林密的柰林窟时,侍者弥醯比丘平旦进村乞食,饭后路过金鞞河边,见土地平正,柰林美好,泉水清流冷暖适中,于是就想离开佛,独自在这里禅修。

    弥醯比丘喜欢修习日光三昧,他回到佛前稽首礼足,退后站在一面说:“我今早去阇斗村乞食,发现金鞞河边有个好地方,又有柰林又有清泉,我很喜欢,我现在就想去那里静修!”

    佛说:“弥醯,你知不知道,我身边无人,无有侍者?你暂时等一等,只要有其他比丘来给我做侍者,你就可以去那里静修了!”

    弥醯说:“世尊已经解脱了五阴的生住异灭之苦,不需要再学止观了,可我还未断尽生死,还要修学止观,只想尽快去柰林静处修学,早日断尽生死无常,达到涅槃,我已经急不可耐了!”佛说:“弥醯,你要求断除生死无常,我还能说什么呢,弥醯你去吧,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跟佛在一起即使不得定,也能先开智慧,以后得定了智慧会更大。弥醯不听佛劝执意要走,是没有意识到“比丘依世尊住,或依师长,或依智慧梵行者住,未得梵行而有智,得梵行已智增多”的特殊意义。等他来到林中,心中便生起**和嗔害之念,根本坐不安稳,只好回来见佛。

    佛说:“心解脱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先要学习五法,一要亲近善知识,二要修习禁戒,三要受持正法,四要常行精进,五要修行慧观。然后再修四法,一要修不净观断**,二要修慈心断嗔恚,三要修出入息断乱念,四要修无常想断我慢。如果比丘得知了无常的真相,必然也会得知无我的真相。如果得知了无我的真相,就能在当下心中断尽一切我慢,得到四空定、灭尽定,乃至无为涅槃!”

    四空定也叫四息解脱,简称息,对外界变化已经充耳不闻,所以另译休息。灭尽定简称灭尽,无为涅槃就是在灭尽定中灭尽了心意识活动,解除了由五受阴所形成的我执我见的束缚。四禅九定统称梵行或心解脱,成就了便是梵行已立。

    据说那伽婆罗作侍者时,为走哪条路跟佛闹别扭,佛说要走此路,他说要走彼路,并丢下佛的衣钵离佛而去,结果遭遇劫匪,只得回来接受佛的再教育!

    比丘那伽波罗会占星术,能够预知吉凶,他给佛作侍者时,为了早些休息,竟然装鬼吓唬佛。那时佛住在摩鸠罗山,夜暗闪电下小雨,佛穿上雨衣,出房露地经行。佛与诸大弟子户外经行时,天神也来护持。比如佛住祇园时,夜里天色黑暗,下着小雨,打着闪电。佛告阿难:“你拿着灯用伞盖遮着,跟我出来!”

    阿难跟随佛后来到一处地方,佛忽然面露微笑。阿难问佛:“世尊不会无故发笑,不知世尊为何微笑呢?”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来不会无因无缘微笑。你现在举着伞盖,护着灯光随我而行,我看见梵天也是这样,跟随在拘邻若比丘身后经行,释提桓因跟随摩诃迦叶,东方天王跟随舍利弗,南方天王跟随大目揵连,西方天王跟随大拘絺罗,北方天王跟随在大劫宾那身后,也都举着伞盖护着灯光经行。”

    此刻,天帝释随佛经行,手里举着变出来的白色琉璃宝阁,天身高大为佛遮雨。因祂跟随不去,佛便经行久了些。那伽波罗为了使佛回房,就身披反毛衣,在经行道头上突然蹦出来,大叫道:“摩鸠罗鬼来了,摩鸠罗鬼来了!”

    佛说:“你这个愚痴人,想用鬼样子把佛吓唬,是不能动佛一毛一发的,如来早已远离恐怖了!”这种事,恶比丘跋难陀也干过,他在天黑时反披衣服毛朝外,在地上爬行,吓唬比丘们。当然,最想吓唬佛和佛弟子的还是魔王。

    佛住灵鹫山时,有一天也是夜里打闪下小雨,佛出房经行。魔王两手调弄大石球,走到佛前“嘣”地一声捏得粉碎!佛知道是恶魔作乱,就说:“你就是把灵鹫山变成粉末,乃至将整个地球都打碎在我的面前,想让真正的解脱者吓得汗毛直竖,也是不可能的!”魔王只好闷闷不乐地隐去了。

    还有一次,佛夜起经行,到后半夜洗了脚,回房坐禅。魔王化作一条大龙,蟒蛇身形,将佛身缠绕七圈,举头罩在佛顶上,身如大船,头如大帆,双目晃朗如铜炉,吐舌嘶嘶如闪电,喘息像打雷,又像下雹子一样惊天动地。

    佛泰然自若地说:“圣人的心就像空房子一样空寂,任你怎么折腾,佛身都岿然不动。即使有数不尽的毒蛇害虫聚在身上,也不能动我一根毛发。即使天塌地陷,一切众生都来吓唬我,一切刀箭都来伤害我,也不能伤我一根毛发!”

    其实人比鬼更可怕。面对恶人和恶魔等非人的攻击,佛都稳如泰山毫无惧色,当然不会惧怕装神弄鬼者。“不恐不怖,亦不惊惧”,也是外道对佛的印象。

    天帝释问佛:“世尊正法律中还有这种人吗?”佛说:“瞿昙家中极大而广阔,他们在未来世也会取得清净的解脱!”即便正法律不在了,到了末法时期,佛的影响还在。只要选择了佛教,便是结下了佛缘,未来世佛缘成熟时也会得度。所以佛门足够广大,足以容下形形色色的佛教信众。

    在日常讲经说法时,佛门常被称作“瞿昙家,瞿昙法,瞿昙法律”,佛也常将佛法称为“我法律,我正法律”。对此,佛在祇园时有过解释,大意是:“杀生乃至邪见是名非法非律,不杀乃至正见是名正法正律!”表明佛教是教人不作恶、只为善、求解脱的正义的教育。

    出了侍者撇下佛不管的事件以后,上了年纪的释尊是该选择一名称职的侍者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