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我对不起修行界 > 第十三章 清廷的江湖规矩
    记得老头子给我上的第一堂处世课,是在一个更大的茶社里。

    当时风头正劲,常去的那间紧邻小秦淮的茶社就不去了!虽然,那间茶社名字很俗叫景福轩,但喝茶的都是些掌柜、老板,只有偶尔从小秦淮的河里买些酒水的富家公子才会打赏给茶社一些比较大的进项,其余的掌柜、街坊四邻等熟客只是财源稳定而已,买的吃食虽然也不少,但都上不了台面。

    要吃正规的淮扬菜得来这座扬州最好何凤楼,位于小秦淮河以西乌衣巷南,是达官显贵住的地方,尤其以牛录街的旗人老爷最为显贵。

    这间茶社的扬州菜将清淡与爽利糅合在一起即有鲁菜的清淡冲和,又有江苏、镇江菜系的精致与新鲜。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

    茶社尤其以盖浇面闻名,这也是师父最爱的一口,在景福轩那样的小茶社,最多吃到清汤大煮的盖浇面,但是来了这何凤楼那就可以见识真正的白汤盖浇面了。

    首先,这熬汤就很讲究,因为,来何凤楼的客人身份可都尊贵了!最起码也是豪绅富户,都是大盐商、粮商,还有些本地旗人的子弟,更有扬州府的达官贵人,那都是在扬州府说话地都要抖三抖的人,哪个嘴不刁?

    所以,这白汤就要以最新鲜的河鲜为主,配上南北有名的煲汤鸡鸭,辅以其它时鲜海味,小火慢吊,才成这么一锅白汤,再辅以上等精白面做的碱面,爽滑劲道,味厚如啖熊掌。

    回忆起这些我都馋了,所以暂时说到这儿,还是讲点别的吧!

    这何凤楼除了有喝茶的大堂,还有不少雅间,时不时的还能从雅间传出弦词的唱腔,或说或唱,抑扬顿挫,仔细听听,那些故事也有不少动人之处。

    这都是喜欢清净的人去的地方,也有些备来给人谈事情。

    大堂里也有个戏台,偶尔也会有那南昆北曲前来助兴,不过今天没有。

    师父吃完一碗盖浇面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似乎来这里就是为了吃一顿早茶。

    而我则一边吃着点心一边看这些达官贵人吃早茶的生活,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也更是规矩森严的一群人,进来一个身份高一点的主,这帮人就争先恐后的请安作揖,真没见过有几个能安安静静的喝杯茶。

    当然,也有少数人会站起来看个热闹,对上目光了也就是一个笑脸的见面礼,我跟老头子属于那种只看热闹的极少数人,因为大家都不熟。

    自然也没人搭理我们,只当我们是行走路过的大户爷孙,大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无视就好。

    “徒儿啊!早上那会儿,你就想问为什么一个掌柜就这么神通广大是吗?”老头舒服的呷了一口茶,对着观望茶楼里热闹之处的我问道。

    “是啊师父,衙役捕快倒是不怕,可总是提防睡不好觉啊!”这老头子的江湖经验也并不是都那么靠谱,有时候也有阴沟翻船的时候,所以我一直提防,连回笼觉都没睡好。

    “为师也是初来这茶楼,咋们师徒两个做个游戏,谁能最快看出这里权势最大好不好?老头子输了传你这隐身的法子。”老头子露出的笑容里有一股子狐狸斗鸡的味道。

    “行,反正你也不会输,听着,若说是官,只有扬州知府最大,那些盐商巨贾都得巴结恭维,但是若论地位,自然是旗人最高,不管是官大官小都得巴结,连扬州知府宋大人都跟奴才似得。”我把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给老头说了。

    “嗯,算你聪慧,今天我就给你讲讲这清廷官场的圈子规矩。”老头子投来夸奖的目光。

    “这清廷天下有着严格的上下尊卑,他不似我给你讲过的伦理尊卑,他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尊卑。”老头呷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这最上边就是那满清的主子皇帝,次一等就是那些皇帝的宗亲,再次一等则是八旗子弟,这些人的尊贵凌驾在汉人之上,不因这官位高地而改变,这是一个清廷头等圈子。”

    接着又说:“这官吏、士绅、百姓就是最下三等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小的差别,比如旗人为官无论官大官小地位总要比汉人官吏要高,而且这官场士绅就是一个中等圈子,最下就是百姓江湖的圈子,清廷这六等人群,延续着满清祖上野蛮的主子与奴才的关系。”老头子看了眼进来的人接着说,“奴才的地位猪狗不如,这点与我汉家,君臣三六九等之分,颇有不同。君臣地位虽有高低,而身份尚有自由,如,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这满清不然,这皇帝自诩为全天下的主子,其余皆奴才,而其余则是地位高者视地位低下者为奴才,最下一层的百姓头上就全是主子了。”

    “百姓就甘愿受其奴役?”我不解的问道。

    “若说就是满清那点白山黑水的土匪与几个邪魔外道,百姓自然不怕,唯独掣肘的就是官吏、士绅了!”老头子也很惆怅,“这官吏士绅本是百姓中贤良之辈,故而百姓给予权柄,以协百姓之事,然有人得权柄后颇善欺世盗名,笼络人心,于是就成了欺压百姓,鲸吞民脂民膏之辈,如此之人越多,就成了一个圈子,成了掣肘百姓,吸食民髓的群体,而且无论龙脉风水怎么变,换多少皇帝也无济于事,因为这帮人已经成了气候树大根深,难以翦除,而皇帝就是用来制约这帮人的,所以历代汉人皇帝都是以对付这些人,拉拢百姓为己任,一旦失了民心,王朝龙气也就是无以为继了!然而这清廷的皇帝,只会提防百姓和士绅官吏一起榨取民脂民膏,甚至明目张胆的抢夺百姓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