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完任务后,朱棣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处理一些杂事。

    朱棣一共有三个办公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王府的书房,还有就是学校和工匠院这边的办公室了。

    只有学校的办公室,朱棣是用得比较少的。一般都是处理一些学校的的问题,或者找某一个学生谈话,才会用到。

    工匠院这边,朱棣时常会带着自己的事情,来到这边的办公室处理,顺便给那些工匠解答一些疑惑。

    朱棣在自己的办公桌后坐下,结果旁边侍女递过来的枸杞泡的热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朱棣看着茶杯上不断飘起的热气,思绪有些飘忽。

    想着最近的事情,还有什么是需要自己干的。

    目前自己能做的基本上都做了,就是等待了,车床制造出来,需要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

    因为朱棣对于机床最主要的需求,并不是其加工效率高一点,最主要的是用来生产一些手工很难达到要求的零件。比如轴、螺纹的加工等等……

    对于加工效率的最求,现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朱棣手里也没有需要大批量生产零件的项目。当然,枪支不算,那个东西也不是单单一个车床就能生产的。

    所以说对于朱棣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机床的精度。

    如果精度不行,只是造个机器出来,提高一点生产效率,对于朱棣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花费这么大的精力,还不如自己多找几个工匠。

    而想要最大化的精度保证,就必然导致制造的速度变慢。

    这件事情朱棣也没有办法,最初的从零到一就是这么的麻烦,朱棣只有耐着性子慢慢来。

    所以这件事情就只能先放在这里。

    接下来就是发电站的问题了。

    朱棣想到,前几天发电站那边的建设人员就说好像完工了,朱棣当时没有时间,到现在都还没有去验收。

    虽然朱棣有意培养一些人,但是目前能胜任这方面工作的人才还是太少。朱棣也不放心,还是需要自己亲自去一趟。

    而等确认发电站这边完工后,朱棣就有条件制造一个自己一直心心恋恋的电炉了。

    这个实验性的电炉,在朱棣的计划中,主要是用来生产一下小批量的、急需的合金材料。

    对于合金的冶炼,还是很有技术难度的。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从1952年开始,试制较为简单的不锈钢,他们是先在1吨电炉试炼。

    但是到了1954年,才在5吨的电炉上试炼成功,两三年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还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并且这种可以说是国家基石的项目,按时候再怎么一穷二白,也必然是有各个领域的大牛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