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历史穿越>明末好国舅 > 284、间接影响大明命运的帝师
    面前这人相貌奇伟,胡须张开像戟一样,说话声音浑厚,一副后世的大佬样子。

    事实上,这位日后确实是大佬,甚至于,现在已经是进入“大佬”境界的入门选手了。

    而且,这位大佬,也是日后九千岁魏忠贤一生之中最大的敌人,终天启一朝,魏忠贤都对此人忌惮万分。

    他,就是孙承宗!

    其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人。

    如今以左庶子充当日讲官,换而言之,孙承宗现在干起了以前教书的老本行,只不过,现在他教的是皇帝而已。

    至于魏忠贤一直忌惮孙承宗的原因,也很简单。

    盖因孙承宗不但是皇帝的老师,大明堂堂的帝师,日后更是手握重兵,是辽东和蓟州的军事统帅,一名有能力的儒将。

    换言之,只要这人敢,一句清君侧的口号,以他的资历威望,再加上东林党在后推波助澜的宣传,魏忠贤这个九千岁在天启朝初期,能不能安然坐于内廷,那就难说了。

    当然,也幸好,这位大佬也并非铁杆东林党中坚,没和那些为了争而争的东林前辈一样,不顾一切的与阉党和其他党派斗。

    这方面来说,孙承宗也是个看得清局势,懂大局的人,只可惜,党争不会因他一个人而改变。

    也因此,孙承宗在天启朝的政治结局注定不会好,被魏忠贤指派阉党弹劾辞官。

    然而,若非是朱由校后来一力保他,魏忠贤不敢违抗朱由校的意思,不然的话,孙承宗能不能安然辞官,都成问题。

    弄得不好,没朱由校护着,以九千岁对政敌的手段,下手可要比孙承宗狠得多了,果决得多了,绝对不会再给位帝师和他斗争的机会。

    说起来,孙承宗一生里,也是干了两件影响了大明王朝命运的事情。

    ??第一件影响大明王朝命运的事情,是他提拔了一个人,可惜,这个人最后叫京师百姓给生吃了。

    并且,这个人还杀了另一个有名的抗清统帅,结果造就了平定明朝的三顺王,以及他们麾下的汉奸军队。

    ??这个人叫袁崇焕,和见识低的崇祯帝,吹牛逼说他可以五年复辽的那位。

    当然了,袁崇焕也只能和崇祯吹吹牛逼,在天启手里,上奏折吹牛逼,被天启一顿训,估计他当时恨不得找个老鼠洞把他脑袋塞进去。

    至于孙承宗干的第二件影响大明王朝命运的事情,就是他亲手组建了一支军队。

    这支军队叫关宁军,初期在孙承宗手里里,确有实力,引得努尔哈赤不敢妄动。

    后世总有人以孙承宗没有大的战功,贬低他的能力,这种唯战功论是片面的,毕竟,正是因为有孙承宗这个能吏在,努尔哈赤那老狐狸才不敢轻易动兵的。

    和当初努尔哈赤面对熊廷弼一个道理,老奴出兵,从来只对能下得去嘴的出兵,碰到硬骨头就龟缩起来,而熊廷弼和孙承宗都明白,大明自萨尔浒之后,就已经缺乏主动进攻的能力了,只能休养生息,固守边疆,耗死建奴,逼建奴主动出击。

    而且,孙承宗督师辽东,可不像他那些只顾扩充自己权利的后任那样,无论是精兵简将,减少军饷、扩土屯田等都很有一套,因为他在辽东的努力,使得天启在辽东节省了不少钱粮,这可以他的那些继任者,死命和崇祯要饷可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