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壤土 > 96年12月天光 大笨蛋,干嘛不用钞票呢?
    我习惯每天早晨六点钟醒来,洗漱之后就趁着大清早背背课文做做,大概八点钟叫儿子起床,为他洗漱做早餐。用餐完毕陪他翻翻画本讲点故事,十点半就出门去村口工地加固石墙,这堵石墙是村里防御外敌最重要的屏障,它一天盖不起来,我们的心就一天悬着没法落下来。

    我加固石墙的时候其他人就都休息了,只有左膀右臂“兰泽”和“扎伊尔”会陪在我身边,多数时间也不用他们动手帮忙,他们只是安静地陪着我,偶尔有事情需要他们做他们会非常乐意为我效劳,我也很感谢他俩的陪伴。

    村民们一早晨工作的份量我大概一小时就能融合加固完毕,接下来回家吃午餐睡个午觉,中午大概两点钟起来到村子其他工地转悠,从芦河村接回来的村民也需要新房子,他们负责在河边收集石头,我为他们以石头为材料制作新房屋。

    不光是村民们需要住的新房,我搬运过来的物资也需要库房来储存,现在五间充满岩石架子的大库房里装满了宝贵财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食物、工具还有衣服都让他们魂牵梦萦。

    本月洗出来的照片我也很喜欢,往包里装之前都看了又看,小拉米跑石墙工地上帮忙洗了三天的酸白菜,小家伙没要给他奖励的糖果和小点心,羞答答问我要了张照片,那是他月初把自己画成大黑脸的照片,里头他还用两根手指比着“V”字,跟旁边花猫似的王杰瑞笑得傻开心傻开心。

    我给小拉米拍过很多次照片,洗出来也给他看过,但所有照片都由我自己收藏,从来没给过任何人,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要照片。

    我没拒绝这小孩,不光给了小拉米他想要的那一张照片,还给了他另外两张照片。

    一张是他坐在水池边戴着大橡胶手套洗酸菜的照片,照片里小毛头额头上满是汗水,抓着酸菜洗得特别认真,虽然没有看镜头,但充满认真的眼神很吸引人。

    另一张是他抱着阿娜拍的照片,他还没有卧着的阿娜高,牛犊一样大的狼头无聊地朝向镜头,抱着巨狼脖子的小男孩扎着小辫笑得开怀,连门牙上的豁口都不顾,在阳光里格外灿烂。

    为防止照片磨损还有氧化褪色,我把送他的照片都封存在了薄薄的强化水晶板里头,只要不专门用铁锤砸,这些相片永远都不会坏。

    小拉米带回去的宝贝让他爸妈非常惊喜,也让村里其他人无比羡慕,他们也想拥有能够把时光凝聚和留存成纪念的相片,那简直是神迹一样的存在。

    稍作考虑之后我答应他们下个月起为村子开一间照相馆,我会教人使用相机还有冲洗照片,村里人可以支付工分让人给他们拍摄照片,每张照片三工分,大概是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劳动所得,每张照片都可以由我用水晶封存,保证照片长久保存。

    能够得到照片对于村民们来说是巨大的惊喜,所有人都常见到我拿着小东西对他们咔嚓咔嚓,很少人知道它的作用,只有极少数人亲眼见过我拍摄的照片。

    而现在,他们也能够拥有自己的相片,把自己还有家人现在的模样记录下来,挂在墙上,以后自己老了,甚至是已经离世,家人们还能看着照片里的模样来缅怀和纪念那些时光。

    跨过石门的时候我自己都很诧异,我没想到简单的照片能让村里人那么期待乃至于狂喜,我每天拍照把它看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没想过对于上河村的村民们来说那意味着多少东西。

    本月收获一般,土特产太少,新建起来的小水晶温室里头甜菜苗远没生长到能够收获的个头,所以带过石门的东西基本是我制作的各种石头、水晶和玉石摆件、首饰。

    这些首饰的共同点是透明部分里面都包裹了对面世界的小小叶片或者花朵。

    叶片是村里随处可见小草的叶片,形状有点像半圆的太阳,两片合起来不到指甲盖大小,但很浑圆很漂亮,霜冻后淡黄色和橘黄色的镶边让它有种异样的美感。

    花朵那是种地衣类植物上开放的,每一朵只有米粒大小,细细密密簇成浅红色小绒球,远看过去像是墨绿色地衣上被镀了一层夕阳余晖,单个采集下来裹在晶体里让这种鲜艳的色彩永久停留在了首饰和摆件中,我很喜欢这一次作品的主题。

    地衣每年就这个季节才开花,所以这个系列的首饰和摆件算是限定物品,明年我未必还住在上河村,所以也未必会再一次制作包裹有叶片和花朵的首饰跟摆件。

    单月限定的摆件和首饰价格如常,不过因为统一主题的原因,使用了翠绿、橘红和金黄色的搭配,成套摆放在一起时颜色很和谐,看着赏心悦目。

    第二天早晨回到家以后跟我爸妈汇报对面世界的近况,我妈听说自己辛辛苦苦搜集的衣物被白面抢了风头,几乎没来得及摆出来兑换,直说村里人贪吃没眼光,她搜集的衣服质量都非常好,就算拿着我们家自己人穿也绰绰有余,没想到村里人只顾着好吃的,顶着寒冬连衣服和棉被褥都不愿意换。

    在对面世界开课堂、开照相馆的想法我也跟我爸妈说了,他俩都觉得教人照相洗相片不是什么大事,以后添个相机再多买点耗材就行;开课堂启蒙的事情最好先放放,起码也等到墙改好了,我自己高考完毕去大学,生活都步入正轨才合适。

    他们的想法跟我差不多,现在王杰瑞才两岁,就算我开小课堂启蒙他也赶不上趟,等明后年他稍微大点,到时候跟其他孩子一起读书认字也不吃力,再说了,村里人还忙着垒石墙盖房子,我就算开了课堂大家也没时间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