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傲气凛然 > 第九十六章 事实胜于雄辩
    第九十六章事实胜于雄辩

    谢谢南木林大大的万点打赏,谢谢死人大头掌门、天下有我舵主、我看小说的、山青盈大大的打赏!

    谢谢弟兄们的月票和订阅!本书的所有成绩都归功于大家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谢谢!

    本月的月票对于作者非常重要,再次继续恳求您的支持!

    斜阳隐去,晚霞柔和,余晖静静地洒在古老巍峨的城墙上。

    萧益民和杨庶堪走到城墙西北角便停下步子,杨庶堪指向城外军校后方的锦江北岸,询问那片正在兴建即将完工的宽阔厂房和库区是谁的?准备用来做什么用?

    萧益民也不隐瞒他:“是我们华西实业总公司的新工厂,城内的地盘太小,已经不能满足军工产品的生产需要,我们定购的三条德国生产线下月运到,数百万元的进口原材料和辅助设备陆续到来,城里的工厂和仓库放不下了,只能修建城外这个新厂,估计还要努力三个月,这个新厂才能正式投产。”

    “城里原来的工厂怎么办?还有那么多先进设备,好像都是这几年陆续购进的吧?没用几年就换新的,是不是太奢侈了?”杨庶堪感兴趣地问道。

    萧益民笑道:“原来的机器设备也不错,但与新购设备相比,还是落后了,我们计划把大部分旧设备和整个铸造车间搬到雅安,再购买两座德国电冶炉和其他一些机械设备,在雅安再建一个小型炼钢厂、一个铁合金厂和几个加工车间,把雅安当成重要的加工基地经营好。”

    杨庶堪很惊讶:“加工基地?雅安能有多少钢铁?”

    萧益民笑着摇摇头:

    “外行了不是?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雅安已经成为滇北、川南、川西等地土法冶炼的金属产品集散地,仅今年上半年,各种冶炼产品的交易量就达到四千五百吨,而且每个月的交易量都在稳步增长,白银的产量也增加很快......

    “各地富绅尝到了甜头,纷纷购买先进的矿山机械和冶炼设备,目前已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铁矿、铜矿和铅锌矿区获得开采,铜锭、锌锭和铁锭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估计再有五年的发展,我们就能减少各种特种钢材和铜板等原材料的进口,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真没想到发展这么快……对了,我在重庆听说,省政fu用现金补偿的方式,收回了綦江钢铁厂和两个优质煤矿的所有权,目前正与美国裕中公司和那个什么……什么钢铁公司进行联营谈判,有这回事吗?”杨庶堪问道。

    萧益民点点头:“去年冬季到今年初,欧美等国的钢铁公司就对綦江铁厂和周边矿山进行过详细考察和论证,在合作问题上也谈了过好多次,只有美国开出的条件还算诚恳,获得了省政fu和工商界的接受。

    “最初的方案是,政fu以矿山占股四成,美国西姆斯卡莱钢铁公司以冶炼设备和技术管理占股三成,四川工商联以资金投入占股三成。在上月底到本月中的正式谈判中,美国方面再次提出增加百分之十股份的要求,省政fu方面不答应,最后是工商联让出一成股份,合作三方这才在和约上签字,算是已成定局了。

    “估计未来两年之内,四川的轻重工业将会获得很大发展,我也不用整天担心被列强掐住脖子了。”

    杨庶堪再次沉默,萧益民拉着杨庶堪的手臂走下城墙,包季卿和刘秉先几个知道萧益民两人有话要说,都知趣地保持距离,远远跟在两人身后。

    过了军营与北校场大营之间的铁桥,两辆敞篷的四轮马车停在前面,萧益民将疑惑地杨庶堪拉上车,包季卿几个登上另一辆跟在后面,两架马车穿过军营驶出大门,调转方向朝西郊驶去。

    马车顺着新修的宽阔公路使出五六公里,仍没有停下的意思,杨庶堪四处看看,再望望开始变暗的天色,忍不住大声问道:“你这是带我去哪儿?”

    萧益民直至前方坐落在金色稻穗中的两排房子:“就到了,我们一起到前面村子去坐坐,喝杯茶吧。”

    杨庶堪皱起了眉头:“你搞什么名堂?”

    萧益民指着路边一片片泛出金色的稻穗的田野:“这片地方叫上清弯,原有住民十二户,田地两百五十多亩,其余全是乱石滩和长满荆棘的山包,几乎每年涨水都被淹,我们工兵营去年冬天修公路经过这里,看到周边几个村日子过得都不错,唯有这个占地最大、田地却最少的村子过得最苦,于是报上司令部政治处,把这个村子当成我们边防陆军的‘军民共建试点区’,仅用十五天时间,工兵营和司令部两千余边军弟兄带着数千俘虏,开出了七百八十亩田地、修好四个十亩左右的鱼塘,搭建了三排简易住房,并经过十二户人家的一致同意,安置三十户共一百零六个无家可归的川北灾民。我已经三个月没来了,借此机会请苍白兄一起来看看。”

    杨庶堪不屑地笑道:“向我宣扬你的功绩和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