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仙侠修真>迷墓风云 > 第81章 九鼎
    原来大禹又称禹王,他铸九鼎完全是为了彰显至高无上的王权,这就跟后来的传国玉玺的性质差不多。

    可是九鼎这样的镇国之宝难免不会招人惦记,历史上那个询问九鼎有多重的楚王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要不然也就不会存在‘问鼎中原’这个词了。

    所以夏朝在接手九鼎这样的镇国之宝时,便在明面上放置了九口假鼎。

    但这假鼎想要完全冒充成大禹铸造的九口铜鼎,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因为真鼎上的九州地图实在太过复杂,能够雕刻出来的能工巧匠早就已经死了,甚至估摸就连骨头渣滓也都烂成灰了。

    所以夏朝的统治者只能让工匠改雕成九州的物产和奇珍异兽,并且还故意把这样的消息散播出去,以便误导世人认为那些假鼎就是真正的九鼎。

    果然后世的子子孙孙也都上了这个当,先是夏桀失道,众叛亲离,汤王伐桀,商朝取代了夏朝,并接手了那九口冒牌的假鼎。

    其后武王伐纣,灭商而建周,特意还在洛水之北营建城廓,取名洛邑,专程将假鼎从商朝的国都朝歌迁移了过来。

    再后来周王室的权力衰微,诸侯争霸,秦扫六合,天下尽归,又一次把九口假鼎运往咸阳,不料途径泗水时,河中突然巨浪翻腾,一口铜鼎不幸掉入水中,下落不明。

    自此九口假鼎便只剩下了八口,只是剩下的八口铜鼎也没能躲过那一劫,就在秦王朝覆灭的同时,它们也随着那座号称史上最大宫殿的阿房宫,一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成为了千古之谜。

    这假鼎的命运尚且都是那么的一波三折,那真鼎的命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原来真鼎也是经历过许多次的转手,最终才被守陵家族中的张家弄到了这里,而这个有着此等本事的人也不是别人,正是屠川刽子手张献忠。

    据田衡所说,张献忠是在屠川的时候,无意间从一个民间收藏家的密室里面发现的九口铜鼎,并且还从收藏家口中得知了九鼎的真实来历。

    后来张献忠将这些醒目的大物件千里迢迢运往神农山也遇到了许多的波折,要不是张献忠的背后还有强大的守陵张家撑腰,恐怕仅靠他的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付势力范围以外的明朝在河南省驻军。

    至于大鼎是怎么通过狭窄的甬道运进冥殿里面的那些细节,田衡似乎也不太清楚,所以他后面的内容讲得并不怎么细致,不禁给人一种讲故事烂了尾的不适感。

    但杠头却并不在乎田衡后面所说那些无关紧要的话,他只好奇古人为什么非要跟那么大的鼎过意不去,玩什么不好却偏偏喜欢玩这么大的物件呢?

    田衡给杠头解释说:“那时候的鼎代表了王权,能够把鼎举起来的人就相当于有能力掌控天下之人,秦武王便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这位颇具进取之心的秦王却在举鼎时砸到了膝盖而不治身亡,项羽举鼎几乎更是家喻户晓的事情,这些都能看出鼎在古代人心目中的分量。”

    “哦,我明白了,不就跟现在的举重运动员一样嘛,谁举得起最重的杠铃,谁就是最牛掰的冠军嘛!”杠头举了一个不算实例的例子。

    我本以为田衡肯定会笑话杠头一番,却不想他点了点头,竟表示说:“嗯,话糙理不糙,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古代本就是冷兵器时代,力量就是衡量一个人强弱的标准,这鼎就相当于他们手中渲染霸权的杠铃。”

    “既然就是几个跟杠铃一样没有什么用的破铜烂铁,你给我们介绍那么多的废话干嘛?”杠头显然已经不耐烦了。

    我心说田衡介绍人家的,碍着你什么事了,你不想听可以不必去听,犯得着那么嘴欠的吗?

    不过我还好只是在心里这么想想,并没有说出来为田衡打抱不平,因为随即赵瑶瑶就把我心里所想的这些话给说了出来,结果杠头又是一番劈头盖脸的谩骂,要不是赵瑶瑶担心再跟杠头发生口角会惹田衡不高兴的话,两人估计又要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了。

    但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赵瑶瑶和杠头之间的互怼,所以我并不在意他们会不会争吵起来,只要他们不进一步演变为大打出手就行了。

    我在弄明白了这九口大鼎的来历以后,又打量起了冥殿之中其它的东西,本来我只是想看一看还有没有别的什么国宝级的物件,却不想让我看到了一副骇人的壁画。

    当然这副壁画本身一点也不骇人,可是因为有了之前遭遇蜘蛛的经历以后,再看这副壁画也就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