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仙侠修真>恰似春风遇到你 > 第七十章 Miss杨的故事
    事情要追溯到96年,那年iss杨才28岁,在北京混得风生水起。

    毕业于北二外的她,精通中英俄法四国语言,有一份稳定的翻译工作,每个月到手的薪金过万,整日业务繁忙,算得上最早用上大哥大的一批人。

    平日里在家最爱踢了高跟鞋,带着姣好的妆容,品味意大利红酒配西班牙熏火腿。周末逛的是画廊、酒坊和博物馆,穿梭于使馆和cbd之间,接触的也都是使馆参赞和社会精英等上流人士。

    96年,万物方兴未艾,iss杨则乘着改革开放的大船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几年打拼,靠着工资在北二环买了套六十平的房子,算得上在北京扎下了根。可惜一时间游戏红尘忘了自己已经青春不再,虽然自己并未在意什么年纪,可惜家中老父母时刻挂在心上,对于婚事时常催促。

    上世纪九十年代比不得现在,如今二十不结婚也就不结了,或者忙于事业,或者没遇到合适的。哪怕三十岁了,依然能被称为单身贵族,下班看看电影,周末和闺蜜聊聊天、聚聚会,没事还可以请个年假出去远游,给心灵做次spa。

    总的来说,社会对于现在的未婚者来说已经宽容很多了。

    可在当年,二十还未结婚的大姑娘当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iss杨一开始也没放在心上,觉得父母不过是观念陈旧而已。可父母却对女儿的婚事格外上心,一开始是一周一次的电话催促,后来是一天一次的电话询问,最后居然演变成一天几次。iss杨最终不胜其扰,选择了拒接。一天没有女儿音信的父母以为自家宝贝出了什么事故。归功于那几年预防拐卖妇女儿童的宣传片的功劳,老两口心中,自家女儿已经被拐到不知道哪个山旮旯里去了。于是一面心急火燎地打电话报警,一面收拾行装直上北京。等民警同志找到iss杨的时候,自家父母已经在火车上坐定了。

    万般无奈的iss杨没法子,只能把父母接到家中。一开始她以为父母在北京玩两天,逛逛景点也就回去了,谁知道老父母打定主意要跟iss杨打阵地战和持久战,不攻破iss杨这座堡垒誓不归营。

    用iss杨老父亲的话说“你一直不结婚,老子已经没脸见老家那些亲戚朋友了。你要么跟老子老实回家相亲,要么你捧着我的这把老骨头找地方埋了,眼不见为净,死了倒也落得清净。”

    iss杨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结果老爷子压根就没给iss杨说话的机会,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没有第三条路!”

    这是要拼命啊……

    iss杨本来只是想游戏红尘的,没成想自家老爹要跟自己刺刀见红。老爷子也是军人出身,很有几分狠劲,带着iss杨她妈自此在北京安营扎寨了。为了自家女儿的幸福,彻底迸发了人生的第二春。平时没事就花两块钱坐公交,满四九城溜达,后海、西四、长安街……三环以里遍布了老人家的足迹。

    看到合适的男青年就上去搭呵两句,问问工作情况、婚嫁与否。碰上没结婚的,还会拿出小本本把男子的联系方式留下,晚上回家了,一边吃着老伴做的红烧肘子,一边汇报这一天的劳动成果。老两口分工明确,老爷子冲锋在前,老太太在后方管好后勤,誓要把自家女儿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可怜了iss杨,工作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坐在沙发上还要听自家老爹念紧箍咒,一会儿指着一个名字说“这孩子不错,国华饭店的大厨,你要是嫁给他以后就享福了。”一会儿又指着另外一个名字说“这小伙不错,公交车司机,那长得叫一个精神,有点我年轻时候的意思。嫁给这种面相的男人,你以后就享福了……”

    看女儿一脸不屑的样子,老头连忙说“你还不信,你问问你妈,这辈子享福了没有?”

    一旁的老伴连忙点头。不管享没享福,当着孩子的面,还是要给老头儿几分薄面的。

    看着女儿不以为意的样子,老头又翻了几页,随口说道“看你这幅德行,都这个岁数了,还挑挑拣拣的。你说你一个二十八岁的老姑娘还有什么挑拣的余地吗?人家不嫌弃你就不错了……”

    正说着,回头一看自家闺女气的眉毛都竖起来了,一旁的老伴一直对自己使眼色。连忙止住话头,指着一个名字说“再看看这个,这个是真的好,开大奔的,肯定是个老板,岁数也合适。嫁给他,你以后真的就可以享福了……”

    iss杨瞟了一眼老爹小本本上的名字,你别说,老人家还真没说错,这还真是一个开大奔的,iss杨都认识。是给自己一个客户开车的。

    那几年市场经济初现光芒,人们浮躁的厉害,尤其的能侃,开辆破夏利都敢自称总经理,开辆大奔不说自己是环球总裁都对不起那个壳子。

    自家老爹明显没认识到开大奔不一定都是老板,还有可能是司机。

    iss杨往后一靠,无声地叹了口气。看着自己老父亲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iss也不好发火,此时的她早已不是初入社会的小姑娘,知道自己父母的一番苦心。他们无非是希望自己能有个好归宿,这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