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大秦之小兵传奇 > 第三百二十九章南洋战火
    “顿顿吃白米饭的滋味真是好呀!”虽说傅戈出身于北方,已经习惯了北方以麦秣为主食的生活,但在潜意识里,对于稻米这种后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把它作为主食的东西还是有着相当的好感。

    要是能将孟族人的优良稻种引入到秦国那该有多好,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们秦国的百姓也能天天有白米饭吃了。

    梦想在一点点的发芽。

    追根溯源,在秦之前,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就有种植稻谷的历史了,不过,这些稻种和孟族人种的稻谷相比起来,产量上要相差很多,因此,至秦时稻谷的种植也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的推广。

    虽说孟族人的稻谷是热带亚热带的作物,要想引种的北方困难相当的大,在历史上东南亚稻种引入到中国,还是在宋朝之时,就宋时的技术水平,也只是在岭南一带小面积种植,真正推广到江南一带则时间还要向后推移。

    “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哪怕只将时间提前一天,都是莫大的功绩!”本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傅戈在抵达奥加拉巴(后世称之为仰光)没几天,就开始与当地的孟族头人接触,并许诺以重金招募孟族的种稻好手前往秦国进行试种实验。

    成功了那是天大的喜讯,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历史的进程本来就是那样,抱着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傅戈开始了他的农业科技推广计划。

    不过,虽然在思想上对于未来科技的发展有那么一点模糊的印象,在原先的学校里也对什么杂交水稻有一个概念,但具体说到如何去做,则傅戈完全没有头绪可以查找,这年头既没有专业书籍可以翻译,也没有电脑百度大婶可以查找,唯一能依靠也就是一点运气了。

    闲话少叙。

    大秦天宏四年的五月二日。

    对于出征到南方的秦远征军来说,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和庆祝的日子,因为,从海路上进发的秦国海军顺利抵达了奥加拉巴港。

    “傅帅,英布、栾布率海军战舰一百三十二艘,将士四千一百五十六人向你报到!”劈波斩浪、万里倾波,从英布、栾布黝黑的脸上,可以看得出他们这段日子可算是吃了不少的苦,毕竟,就算是十六世纪的欧洲航海家对于莫测的海途也是心存惧意的,更何况时间被前推了一千八百余年。

    “二位将军辛苦了,快快下船,我已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只等着你们到达了!”

    见到英布、栾布和一众雄纠纠气昂昂的海军将士,傅戈心中升腾起的是一股由衷的激动。开拓海疆,这个梦想在自己手中渐渐的变成了现实,虽然还只是第一步,但傅戈相信只要他继续努力,就一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历史。

    “禀傅帅,这一次出海,我军在哥罗富沙(即马六甲)、赫里(即印尼爪哇岛)等地取得并建立起了两个重要的补给地,并留驻了约九百名兵士,那里的土著力量比本州岛上的根子国军队还有不如,他们不会对我军构成什么威胁。”

    “傅帅,我们在临近哥罗富沙的外海上还发现了几艘维达人的商船,当时,他们一见到我军船只有靠近的迹象,就立即弃了船只登上附近的海岛逃窜了,我们的向导不熟悉航道,一时也无法追赶,不过,据哥罗富沙的向导说,维达人的国度就在距离此处不足三百余里的海面上,听说那里是一个盛产宝石的丰饶国家。”

    在酒宴上,英布和栾布不停的讲述着他们在这一趟海途中的见闻,种种离奇古怪的经历,还有那些从未被人发现的土著部落,以及掠夺到的奇珍异物,这些都让听者既好奇又刺激。

    海上冒险的乐趣就象一次让人回味无穷的旅行,过程虽然辛苦,但事后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令人难忘。

    大秦水陆两军会聚于奥加拉巴,在当地孟族人的友好协助下,消耗了大量贮存食物的秦国海军得到了充足的补充。

    随后,他们的目标直指更西方的古国——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