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扬精力>灵异科幻>重生之军工霸主 > 第1319章 博浪南沙(12)扬威镇藩篱
    家对华夏海军的实力进行重新评估。

    要知道曾经的海洋霸主之一,不列颠舰队在马岛战争中可是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才换得了一场惨胜的!

    毫无疑问,这场胜利,也让那些正在南沙周边不断做着各种小动作并为其局部的得逞而沾沾自喜的宵小之辈头脑冷静了下来,重新掂量一下要不要继续挑衅那个东方巨人的忍耐力。

    可以说,3.14海战,一战打出了华夏国威和海军军威,也为华夏今后在南海问题上掌握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真正的一战定藩篱!

    但战役上的大胜过后,接下来就该考虑战略上的问题了。

    毫无疑问,此刻,正是华夏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安南人的后台,在阿福汗战场被拖得筋疲力尽的苏俄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要重新考虑在该地区的战略,谁都知道这是面子话,这场丝毫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已经成了苏俄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包袱,撤离才是其最好的选择,而一旦真的这样做了,也就表明之前十多年苏俄奉行的扩张战略至此而止。

    另外,有情报显示,苏俄在安南金兰湾的舰艇数量也在陆续减少中,看来,其在西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将越来越弱化,3﹒14海战期间,金兰湾苏俄舰队就没有任何出动的迹象,完全一副袖手旁观的样子,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苏俄已经将注意力从与米国的全球对抗转移到更加注重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

    而且与华夏的军事对峙,其实也是苏俄一个耗资巨大的财政包袱——无论是华苏国境线上那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还是驻军数量,都需要苏俄从已经羸弱不堪的财政中拿出巨额的经费来供养,如果华苏关系得到改善,这些钱不就能省下不少了吗?

    当然,对华夏来说,这也是刚需——缓和的边境局势无疑也将允许华夏消减在华苏边境上的军事投入,这也毫无疑问地大大有利于现阶段华夏将工作重心转到国家经济建设上来的既定国策。

    所以在华苏两国的积极推动下,从去年开始,两国之间的互动渐渐频繁,重开了之前中断多年的边界谈判并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进展,冰封已久的两国关系也有了渐渐解冻的迹象。

    这些,对华夏来说,无疑都是好消息。

    对这一转变,米国人的心态则有些矛盾。

    一方面,苏俄现在的变化是米国人希望看到的,也是其从各方面努力经营的结果,一个不断被削弱的苏俄符合米国的根本战略利益,但另一方面呢?米国人也绝不愿意看到华苏之间外交关系的升温。

    因为这是两个有着同样社会制度的国家,不但过去曾经是肩并肩的战友,更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和足够的人口,具备成为一个对米国构成重大威胁的战略对手的基本条件,其中的一个,更是被米国人视为“全球老大”的最有力竞争者,堪称“一生之敌”!

    老大的任务是什么?

    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维护老大的尊严、保持老大的权威、扼杀一切企

    图颠覆老大地位的挑战者。

    也就是说,任何有潜质成为老大的家伙,不管他现在的地位和能力如何,对其加以限制,让其永远甘心于做一个俯首帖耳的小弟,是老大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

    说实话,要做好这一点其实挺难的,要一直做好就更难,不过米国人在这项工作上一直完成的不错——二战以来,先是与苏俄暗通款曲,斗倒了不列颠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帝国,暗中策动并支持了无数殖民地的“独立运动”,让昔日的“日不落”分崩离析,到现在已经只能仰米国老大的鼻息;

    另一个试图在局部领域发起挑战的是倭国,不过这场战争其实米国人已经胜券在握——《广场协议》和《倭米半导体协议》就是束缚在倭国人脖颈上的两条锁链,华人街一众金融猎手在东京推波助澜的金融泡沫就是对付倭国人的终极武器,从表面看起来,这个华丽泡沫的表面依然五彩斑斓、光鲜亮丽,但米国人知道,待时机一到,只需要用一根针轻轻地一刺,这个泡沫就会轰然崩碎,而倭国的财富,就将成为华尔街资本们可以肆意收割的鲜嫩韭菜。

    就连“一生之敌”苏俄帝国,现在都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至少,其处于不断衰弱的过程中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这就是问题啊?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现在,该如何定位苏俄与华夏这两个国家,调整对这两个国家的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