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一》的最后,艾丽丝从沉睡中醒来,遍体鳞伤地走过空荡荡的走廊,走出空无一人的大楼,走上一片狼藉的街道。镜头逐渐拉起,角度逐渐变化,艾丽丝的身影越来越小,破损废弃的汽车越来越多。这样的结局简直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个看这部电影的人:这事儿还没完!

    虽然电影里没有明说形势怎么会恶化到如此地步,领教过丧尸威力的卡普兰却知道,蜂巢实验室通往地面那道看上去坚固厚重的大门根本经不住丧尸日复一日的冲击,丧尸出现在地面上只是时间问题。不知内情的浣熊市市民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接下来遭殃的便是怀俄明州,便是整个美国,便是整个美洲。等到北冰洋封冻的时候,本有大洋阻隔的美国与欧亚之间天堑变通途,俄罗斯又岂能幸免?

    崔婺华提供的信息让卡普兰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新的规划,不过眼下,他得先帮着崔婺华完成她的任务。

    ----------------------

    电波带着卡普兰的回信飞过长城,飞过草原,飞过乌拉尔山,飞向莫斯科。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局长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正在看一份与卡普兰有关的资料。前几日卡普兰还是个无家可归的黑客,他便是真诚投奔,也不需要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纡尊降贵,远东办事处的特工头目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就可以处理。可是崔婺华意外地出现了,展示了起死回生的“治疗术”和刀枪不入的“硬功夫”。俄罗斯官方已经认定,她使用的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科技。出于尽可能搜集“第四方势力”情报的目的,位高权重的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才会亲自了解卡普兰的生平,希望能找出为什么是他卡普兰,而不是哈普兰、拉普兰,或者别的普兰,得到“第四方势力”如此垂青。

    这份资料显示:查德·卡普兰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历史名城费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自幼衣食无忧的他早早地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被父母送进以音乐教育著称的私立小学、私立中学,后来又进了赫赫有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有个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的犹太姑娘与他一路同行,不出意外的话,毕业后他会同时收获事业和爱情。谁知晴天一声霹雳,正在甜甜蜜蜜中的卡普兰收到噩耗,他的父母和哥哥们都被杀害了!惨案发生在一位邻居家,那家男主人邀请了几户邻居在家聚会,忽然有一伙暴徒闯进去乱枪扫射,当场打死了42个人。悲痛不已的卡普兰跟所有的守法公民一样,寄希望于警方早日破案,给受害者一个交待,谁知他听到的总是“我们很抱歉”。知道不能再指望警察,卡普兰卖了父母留下的建材商行,从学校退了学,开始了自己的报仇之旅。很多年以后卡普兰终于查出,他的仇人是一伙黑(社)会分子。因为一位关键证人的证词,他们的教父被判了刑。根据美国的《证人保护法》,警方为这位证人安排了新的身份和住处。卡普兰的一位邻居恰巧跟这位证人长得很像,恰巧也是那场审判之后搬到那个街区的,恰巧也被邀请参加那次聚会——悲剧就这么发生了。卡普兰终于报了仇,但他在调查和复仇的过程中使用了很多不合法的手段,参与了很多不合法的勾当,已经无法回头继续他的音乐家梦想。当年的女友早已另嫁他人,生活得平静而幸福,也不可能再与他鸳梦重温。卡普兰只能继续过刀头舔血的日子,至于之后他又做了什么合法不合法的“买卖”,因为时间太紧,潜伏在美国的俄罗斯特工们还没来得及全部查清。

    “真是够悲惨的!真是够倒霉的!”看完了卡普兰的生平,见惯人间是是非非的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也忍不住感慨了一回。感慨之后的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想到了瓦西里医院的一幕:劫走卡普兰的女人其实枪法很准,却没有直接打死一个中国警察,致命的一枪都是卡普兰开的。“难道‘第四方势力’同情心泛滥?难道我们没被选中是因为我们不够惨?这叫什么用人标准?”不待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得出结论,他的部下匆匆地来报告:卡普兰回信了。

    ----------------------

    回信并非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转发,而是直接发到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因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与卡普兰联系的账号已经“被上交”了。不管“第四方势力”究竟是外星人,还是异世来客,或者是神明派来的使者,唯一可能与她取得联系的途径都不能由远离莫斯科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继续保管。

    卡普兰收到的最后一封署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信其实是从莫斯科发出的。点了“发送”键之后,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一直担心得不到任何回应。此一时,彼一时,攀附上“第四方势力”的卡普兰不再需要俄罗斯,“第四方势力”难道就需要么?俄罗斯在地球诸国中有傲视群伦的实力,可是横行地球的实力在自由穿越时空的势力面前算什么呢?如果“第四方势力”想要在地球上做点什么,他们恐怕根本不需要土著国家的帮助。如此一来,这封信必然石沉大海。现在“第四方势力”有了回应,那就说明还有谈判的可能!

    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撂下手里的资料,走向会议室。虽然账号的密码掌握在他手里,与“第四方势力”说什么,绝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这不是他与卡普兰或者崔婺华的私人通信,而是俄罗斯联邦政府与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国家,或者组织、机构、人士之间的通信,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经过俄罗斯联邦国家智囊团的反复斟酌,达成的协议可能引起国家政策的调整,甚至法律的修改。

    办公室与会议室不在同一个楼层,不过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没有乘坐电梯。路稍微有些长,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走得不快,他想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再冷静一下。

    叶夫根尼·彼得罗波夫小心翼翼地推开会议室虚掩的门,彷佛推开了通往新世界新时代的大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