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战事多年,百姓们流离失所,眼下家园重建已在平稳进行,城中最缺的反而是大夫。

    恰好何先生待着无事,便会同邱老并几个闲着的军医,每日到城中举行义诊。

    何老都去了,江黎自不好在家闲着,便也每天跟着跑前跑后的忙活。

    进入十月底,北地已经开始有些冷了。

    义诊开始几天之后,人渐渐的越来越多,大多都是附近村子或者临近北川几处城镇中那些请不起大夫的穷苦人家。

    有个人甚至被家人用板车推了近百里路,就为了来看这不要钱的大夫。

    江黎到没多想,全只当这又是一次实习。

    这日直忙到天sE擦黑了,等着看病的人还有排了老长的队伍。

    眼见天sE不早,师傅跟几个军医也是一脸的疲sE,江黎便出去道:“今日天sE已晚,若各位中有那不是很急的病症,便请明日再来!”

    下面人一听这就要结束了,顿时有些慌了。

    “这位郎君行行好,再等等吧!咱们走了挺远的路才到这里的,可不能说不看就不看了呀!”

    “就是,我这病都好些年了,家里根本请不起大夫,求郎君发发善心吧!”

    “是呀!是呀!咱们听说有免费的大夫才过来的,若今日看不了,咱们在北川都无亲无故这一晚上咱们可要去哪里熬过去?”

    “就是,现在晚间已经很冷了!”

    底下人还在不停的哭求。

    何老见此便起身出来,然后承诺今日一定保证大家都能看完。

    众人得了保证,这才安定下来。

    江黎上前,低声道:“师傅,往后人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头两日他们刚出来义诊时每日最多接待十几个病人。后面这几日,人渐渐多了起来,今日更是过分。

    “是为师思虑不周了!”何老也是没有想到,原本是想办件好事的,结果弄成了这样不上不下的局面。

    病人还有十几个,何老也不耽搁,继续看诊去了。

    义诊也有五天了,江黎也看出一些门道来。

    此刻便上前先挨个的简单询问了病人的基本情况,先简单判断一下病人是哪里可能出了问题,便将其指到相应b较擅长的大夫。

    这样就避免了大夫们可能会碰见自己不擅长领域的病人,大大节省了大夫们的时间。